什么是樸真武道?以最樸實質樸的拳學思想,倡導最本真的理論,技術和功法,倡導中國原傳武術的返樸歸真。
返本求源;余自幼嗜武,及長乃修習過多種拳法,以家傳之格斗技和少林入手,十七歲從軍入伍,在新兵連時就兩次放翻有著4年兵齡的老班長,在部隊期間接觸了戴氏心意六合并師之,退伍后,又師卜元法先生習白猿通臂,后來見李云龍老先生后轉習河北李氏嫡傳形意及楊氏張傳[張欽霖]太極,由此刻苦站樁,兩年后的師爺真傳,后來又師楊鴻塵先生學大成拳,九五年匯諸學而宗一法即;整體勁力觀,舍糙劣而取其精華,同時結合和現代的科學訓練方法而成拳學新體系-------樸真拳學。
一,樁功
整體勁力是樸真武道的核心;求證整體勁力的根本大法是站樁,通過站樁來求取和加強整體渾元勁力,在樸真武道功法體系里有九個基本樁法,最根本的是渾元樁,其他樁法則是其樁功狀態下的變異,從樸真武道的理論上認為;樸真所有的功法技術;和理論都是在整體渾元的條件下完成的;脫離了這一點,那么所有的形勢也就不能再稱作樸真武道。那么所有的動作形勢的定勢都可成為樸真的樁法,也就遠不止于所謂的九大樁法了。
二;品辯
在整體勁力基本體認有得后;即可進行渾元狀態向各個空間的延伸和變化,同時用心來體會當渾元狀態在各個角度變化中的不同就叫品辯,術語謂之“細細品;慢慢辯”,就象我們仔細的品味銘茶好酒一樣,而不是毫無品味的一飲而盡;此步訓練也可稱作定步的摸勁訓練,是定勢的渾元狀態向動勢的[包括技擊實戰]的切入口,也是非常關鍵的重要步驟之一。
三;操手
所謂操就是將單個動作進行成千上萬的操練;手在這里涵指拳法的打斗模式,此步訓練也是格斗的基本技術訓練。
四;步法
樸真的步法是以渾元狀態的松緊催動樁行為切入口,進而進行渾元狀態下的步法訓練,入松緊步;摩擦步以及以后的各種實戰步法,和升華步法如;龍行法;虎行法;貓行法;徹地追鼠;五點梅花步,等都是高級實戰步法和身法的縱深。
五;發力
樸真武道的發力形勢講究整體的渾元爆發,樁功就是將周身訓練成一個無數條彈簧構成的大彈簧球;而發力就是這個大彈簧球的炸開;瞬間向無限個方向進行崩射。
發力是格斗中摧毀目標的先決手段,沒有強勁的爆發力就不可能在實戰中重創對手,單一的一次性發力比一定有效的擊中對手,那么就需要連續的多元的組合爆發,也就是連續爆發或炸力無斷續。
六;操勁
操勁與操手不同;他是將扎實的整體勁力進行更深的錘煉使之更加強勁和韌性;我常拿我們蒸饅頭做比喻;站樁就象是和面,那水和面粉和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這個整體就是面團,那么操勁就是將面團在案板上上邊的揉;不經過這到工序的饅頭肯定很難吃。
操勁的內容有;五行,四把,十八掌,和器械五行棍等。
七;拳舞
拳舞是;拳.神.意的合演,相形取意,神馳瀟灑,拳舞只有基本法而無固定法,宗前述各法隨心所欲,順其自然,揮灑暢然間間或發力,亦剛亦柔,亦頓亦仰,時而九天游走飄乎不定;時而潛龍入海描地而行。輕重緩急,空靈體透,神韻暢然;蘊技擊,養生,表演,頤志于一體,武術即的如此亦不失為高雅之人生藝術也。
八;推手
以前我曾不重視推手的訓練;后來發現想法是錯誤的,推手聽勁訓練可以洞察對方的勁力變化;順而進行揭制和捕捉戰機。
九;打法
打法訓練往往是人們最關心的內容,打是武道的根本,但打卻不是武道的最終目的和最高標準。武道是文化;是思想,是人生價值的升華。
樸真武道的打法更講究用必七打;即頭打,手打,肘打,肩打,足打,膝打,胯打,然每打必為整體原則論,其中手打又包含拳打,掌打和指打。樸真諸打皆為靈肉間的互相碰撞,決無空風之打論。擬專文論之。
十;冷兵
冷兵訓練在武道體系里同樣具有及其重要的位置,切不可認為現在的科技如此發達冷兵既不容易攜帶也不好使用故而無用;其實不是這樣,冷兵同樣是文化是武道文化的一部分;樸真的冷兵除了從實戰的角度外主要還有強化和提高功力的效用。
樸真冷兵分;長,短軟雙奇五大類,這跟本人酷愛冷兵器研究有關系,
十一;輔助功法
包括了一些傳統功法的訓練,如;金雕手;強化指力訓練將手指練的象鋼叉鐵鉤一樣;摧心掌;當年在部隊時本人曾一掌擊斃過一條狗;金剛捶;古譜曰;擊墻成坑,一拳噴血。甩手;將手臂練的象皮鞭一樣,另外還有基礎功;內養八式[初中高三級練法]和金剛八式[易筋經]等內容。樸真武道之格斗立體概述。
武道之論技擊為本,蓋以探討格斗之學者曰術,曰法,曰精神。
一;術者格斗之根本技,即;
1;拳法;圈捶,栽捶,翻車捶,炮拳,崩拳,鉆拳,橫拳,等。
2;掌法;劈掌,穿掌,削掌,掖掌,等。
3,肘法;蓋肘,頂肘,挑肘,后擊肘,橫拐肘,釘肘,切肘,后擺肘,等
4;肩法;又曰靠法;有迎門靠,挨擠靠等
5;腿法;正蹬,前踢,點按,穿襠,踮踢[又稱錛子],懷心腿,鐮刀腿,撞腿,后撞[加轉身],勾掛;繞碼等。
6;膝法;有頂,撞;跪等基本諸法。
二;法者術之用也,即;
1;迎擊法;迎面掌,問心掌,
2;拒打法;
3;阻擊法
4;閃化法;
5,纏斗法;跌撲法,擒拿法,滾斗法,
6;撲撞法;
7;擊打法;
8;接手法。
三;格斗之學除堅實的基礎外非優良的精神心理素質不可,“夫戰。勇氣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