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虹先生,原為一介書生,緊張的腦力勞動和不規律的作息時間使他身患多種疾病,最折磨他的是精神衰弱,雖多方求醫問藥,但療效并不理想。他經機關一位老中醫指點,在上世紀60年代初開始學練太極拳經過一段時間的苦練,病魔消退,原來瘦弱的身體有了好轉。
“學拳先明理,理通拳自精”。他聽說陳氏太極拳名家陳鑫有本《陳氏太極拳圖說》的拳著,就在石家莊找,石家莊沒有,就請假到鄭州,在河南圖書館中借到此書。他如獲至寶,硬是將二十多萬字的四卷本的《圖說》一字一句地抄錄下來,又把幾百張太極拳圖示描繪下來。有了這本拳著,他就想方設法去找“明師”,想把書本上的知識變成自己身上的功夫。
經多方打聽,他得知陳氏太極拳第十代傳人陳照奎先生在北京教拳。那時,不能公開教拳,陳照奎老師就躲在北京東便門外鐵路邊的一處小樹林中偷偷教人練拳。陳照奎見他人到中年,對他并不十分熱心?墒邱R虹很刻苦,每天早上4點起床,從西河沿的旅館駐地走十幾里路,趕到東便門外學拳。一連數日,他的腳磨出了血泡,挑破了上點藥,接著練。陳照奎見馬虹如此誠心學拳,就說:“你既然想學,晚上就到我家來吧。”馬虹每天晚上來到老師家,加練一遍。這樣早一遍晚一遍,一天要練七八個小時,星期日也不休息。
一個夏天過后,他學會了陳氏太極拳一路拳架。之后有兩上北京、兩下鄭州,陳照奎到哪里,他就趕到哪里學拳。陳照奎老師每次來到石家莊,馬虹都把老師請到家里,與他同住。那時他家只有一間房,老師來了,他就讓愛人帶著孩子到岳母家去住。到了晚上躺在床上,還請老師講拳。他不僅聽、練,還把老師講的每個細節、要點都記錄下來,幾年之后,他記了好幾本學拳筆記。
這些筆記后來成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退休后,他把這些資料加以整理,編寫了多部拳著。這些著述享譽海內外,并引起越來越多太極拳愛好者的關注。
|